“妈妈,你什么时候从武汉回来,我和爸爸都想你了”,这是天津规划院交通研究中心职工万涛与上小学的女儿一起跟远在武汉的爱人在通电话。由于爱人一个多月前援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万涛同志独自承担起照顾一家老小的重任,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同时作为技术骨干坚持承担院所多项重点工作,充分体现了一个男子汉和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万涛同志的爱人是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一名护士,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主动申请支援武汉,来到武汉第一医院承担重症病人的日常护理工作。对于爱人的选择,万涛同志全力支持,然而平时忙于工作的他,并不擅长家务,一时之间既要照顾一家老小的饮食起居,又要辅导孩子学习,同时还要居家保持高效办公,绝非易事。妻子在武汉的工作非常忙碌,只能偶尔抽空与家人视频,聊聊近况。凭借厚厚防护服上的名字,万涛才能辨认出自己的妻子,这个七尺男儿心疼得落下了眼泪,他决心做好坚强后盾,确保妻子工作不分心。一个多月来,他既当爹又当妈,一日三餐,饮食起居,陪孩子上网课、辅导作业,“厨房小白”解锁了多项做饭技能,笨手笨脚的爸爸学会了梳小辫,理工男开启全能奶爸模式。从未离开过母亲的女儿非常想念妈妈,为了稳定孩子的情绪,万涛尽可能地花时间多陪伴孩子。他细心地照顾着老人的生活,面对四位老人对妻子的担忧,他总是故作轻松地说,没事儿,都挺好的,放心吧。
虽然生活的重担占用了万涛很多精力,但是作为交通研究中心模型组的组长,万涛对待工作毫不懈怠。疫情期间,他承担的交通模型、综合交通调查、轨道客流预测等多项重点工作几乎每周都要汇报。为了保证工作进度,他带领团队居家办公,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经常通宵达旦。与此同时,他还挤出时间搞科研,利用大数据等手段,研究轨道站点辐射范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万涛,作为一名普通的规划师,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以另外一种方式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作为丈夫,他给了在抗疫前线的妻子最坚定的支持;作为父亲,他给了年幼孩子最温暖的陪伴;作为儿子和女婿,他给了父母最安心的回复。工作中,他冲锋在前,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家庭的责任与规划师的担当。
祖国安好,山河无恙!正是有了医护工作者这些最美逆行者和他们身后每一个家庭的努力,让我们在这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不断地接近胜利。天津规划院全体职工将以这种“逆行精神”为榜样,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疫情防控,在防疫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疫情过后恢复生产的大考中交出优秀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