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研究
RESEARCH

Research
中城研究
无人机升国旗,雪山上最神圣的仪式
来源: | 作者:中城 | 发布时间: 2021-03-16 | 595 次浏览 | 分享到:
时长40多秒的《义勇军进行曲》,12个人唱了8遍,前后用了1个多小时,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他们领悟了家国二字的别样含义。

时长40多秒的《义勇军进行曲》,12个人唱了8遍,前后用了1个多小时,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他们领悟了家国二字的别样含义。

      西部战区某保障队自成立以来就经常到雪域高原执行保障练兵备战务,走进保障队一楼大厅,大屏幕上播放的MV令人感动,这段题为《祖国不会忘记》的小视频记录的是他们在帕米尔高原的故事。

2019年12月下旬保障队政委朱毓姝率领11名官兵赴高原某哨所安装设备31日下午,任务完工后一行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县城饭桌上,朱毓姝提议:“明天是新年第一天,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肯定非常壮观,我们也用升国旗的方式祝福祖国吧。”她的一席话,引起大家强烈共鸣。然而,问题随之而来没有旗杆和绳子,国旗可怎么升?众人各出主意,一时找不到可行的办法,良久,四级军士长刘文剑打破沉默:“用无人机升国旗怎么样?”“就这么干!”大家拍手叫好

为保证升旗仪式顺利举行,官兵们借着高原夜空的星光将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绑在一根木棍上固定在无人机下方,用手机播放国歌,遥控无人机升旗试验成功。

第二天一早,他们来到现场一切准备就绪,朱毓姝下达口令:“升国旗,唱国歌,向国旗敬礼!”“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雄壮的国歌在空旷的雪山顶上大声唱响,无人机载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不到5秒,意外发生了,一阵风吹来,展开的国旗拖着无人机栽向400多米外的乱石之中,中士赵东急忙冲了过去发现无人机的机翼摔断了,“再换一架!”此次到高原执行任务他们共带了3架无人机

当时,我们的意见很一致,无论如何也要把国旗升起来。”水文保障室副主任程煜峰事后回忆,因为那里是祖国的边防,那里有他们新建的气象观测站,此举意义非比寻常。

《义勇军进行曲》再次响起,无人机旋翼飞转,却迟迟没能升空,刘文剑走近一看电池报警灯不停闪烁,显示电量不足,这是气温过低所致。刘文剑喊来战友大家把备用电池塞进自己的衣服里保暖,起飞,落下;再起飞,再落下……如此反复6次,终于,国旗升起来了,可惜距离大家站立的地方太远。

“这可不行。”朱毓姝大声要求道,“重来!”此时,官兵们已经冻得手指僵硬,而且因为多次高唱国歌有些缺氧喘不过气来,但听政委这么一说大家心里又燃起了一团火,这一次,他们将无人机放在上风向,计算好风速和距离,起飞……“前进!前进!前进进!”这一次,当官兵们唱完国歌,五星红旗正好升到面前五六米远的空中,太美了!太震撼了!

此情此景,刘文剑哭了,这名入伍13年的老兵坦言,那一刻,他深切体会到什么是祖国、什么是领土、什么是军人的使命。仰望国旗,副队长姚尚哭了,在雪域高原奔波那么久,那一刻,他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他说“没有国,哪有家啊!”

军人的职责就是练兵备战,保家卫国,彼时,风雪依旧,冰川依旧,寒冷依旧,那一抹“中国红”在雪山上绽放开来,如奔涌的热血、跳动的火。

如今,刘文剑每天进出大楼都会在这里驻足观看,他说:“如果这个世界有最美的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