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划界是河湖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无人机航测技术为河湖划界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为河湖划界工作的推进和水流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统计河湖、水利工程等基本信息,提出需要完成划界、确权的河湖及水利工程清单,明确划界、确权涉及的土地、税费等政策及收费标准,预估所需经费。对已确权的水利工程,调查已完成确权的面积(堤防工程标明长度);对未确权的水利工程,调查工程占压地及未完成确权的面积和权属堤防工程未确权面积包含工程占压地和护堤地,不含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的滩地和水面。水库库区是否确权应在水库工程中详细注明。在正射影像图及地形图上初步设计管理范围线、界桩及公告牌。界桩(牌)和公告牌施工放样应采用CORS、GNSS RTK或全站仪进行,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执行。拍摄界桩、公告牌正面照片,及时绘制界桩、公告牌位置略图,标明地理名称,形成界桩、公告牌身份证。根据确定的划界标准,在一定比例尺的河道带状地形图上进行河道管理范围线绘制。将成果进行汇总并进行质量检查,承包人应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成果质量审查,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和补充,以符合建设单位验收合格标准。基于测量、划界资料构建涵盖管理和保护范围、界桩和公告牌等数据库。根据《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规定,由水库管理部门组织实施验收。过程检查包括作业组自检及作业组之间互检,涉及整个作业过程。检查也包括两个环节,首先由项目质检组对成果、报告进行检查,并填写成果报告复审意见表;资料修改完善后再由单位总工办进行检查,并编写检查报告。